南芬区激活历史文化资源 创造发展新优势
南芬不仅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钢铁“储料仓”,也是一座风光秀美的城市“后花园”,更是一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的宝地。近年来,南芬区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名区”战略,努力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品牌,形成了文化事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地域文化
南芬区持续加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力度,保持并传承特色地域文化。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我区望海楼、明代烽火台、财神庙老庙等遗址73处,其中被命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年代亘贯青铜时代、战国、金代和明清。按照上级保护长城遗存的相关要求,南芬区及时建立本溪明长城记录档案,并配备了长城看护员,8处明长城遗迹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录。翁家大院是全省唯一一处保护比较完整的典型满族民居,由于年久失修,屋顶漏雨,严重影响了建筑安全。为此,南芬区及时委托沈阳建筑大学,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设计翁家大院抢修方案,积极争取资金对翁家大院的“福寿堂”和西厢房进行抢救性修缮,为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奠定基础。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由区委、区政府联合编撰的《南芬历史文化集粹》成为南芬对外交流的文化资本和宣传名片,特色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合理开发资源,开辟特色产业
南芬区充分挖掘珍贵历史文化遗存,抢占特色宗教文化产业发展先机。财神庙为清代辽阳东山八大古刹之一,也称“双泉保安寺”。南芬区对财神庙老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保护,成功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投资1.5亿元异地重建了财神寺景区。自景区奠基以来,大雄宝殿、财神殿、天王殿等19座主体工程相继竣工。利用省市级电视台、报刊和网络等媒体,逐步扩大了财神寺景区的集聚效应和知名度,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现每年接待数万名游客和香客,带动了南芬旅游经济蓬勃发展。深入强化财神文化研究,成立辽宁本溪财神书画研究院和辽宁本溪财神文化研究所,全面完成财神寺历史影像资料、见证人访谈收集整理工作,编写出版了《财神》一书。成功举办两届财神文化节及三届财神文化论坛,使财神文化“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备同频推进。
三、弘扬历史文化,促进古今融合
南芬区全力推进多元产业发展,逐步树立起南芬历史文化品牌整体形象。结合南芬独特的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宗教民俗、文化产业优势,制定了“行走魅力城南、寻找文化古迹”文化游览标示。依托304国道和本溪健身登山步道,开辟出了3条分别以财神寺、大冰沟、白马寺为终点站的徒步、骑行路线,中国药都“商业银行杯”全国自行车公开邀请赛暨2016年全民健身骑游赏枫大会在大冰沟景区圆满落下帷幕。持续加强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高度融合,对滨河园路段墙体进行文化装饰,展示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砚石文化、红色记忆等5大板块,19个历史、人文、民俗、绿色生态画面。编印了《锦绣南芬》古迹风光摄影集,将域内风景名胜汇编成册,成为一张宣传和推介南芬的靓丽名片。编排了《南芬奇石古韵》、《南芬儿女》等多套极具南芬历史和地域特色的原创广场舞,与时俱进的将历史文化与脍炙人口的现代广场舞融合统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