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举措”加快退役军人优待证 办理发放
岁月鎏金,荣光随行。一张红彤彤的优待证,凝聚着浓浓的拥军情,这既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是光荣使命的延续。
近两个月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下,南芬街道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数多和疫情影响等诸多困难,科学制定方案,优化工作流程,结合实际创新“四举措”,推动优待证办理、发放工作有序开展。
齐聚一堂“合力办”。街道成立优待证办理工作专班,专人负责推进。12个社区、2个村的14名同志每天“集中办公、集中攻坚”,两月来,大家放弃周末休息,现场通知核实、现场发现问题、现场及时解决。优待证办理期间,每天保证街道服务站1人,社区(村)服务站3人在场。其中1人负责疫情防控,1人负责核对材料,2人负责建档立卡及优待证办理。先后组织培训8次,通过以办代练,将单人办理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5分钟内,效率极大提升,广受好评。
银行驻点“现场办”。南芬街道办公场所距离主城区较远,为了最大程度方便退役军人,街道将“办理点”设置在“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就近办理。前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各社区联络员与银行工作人员组成优待证办理专班,坚守简捷、高效的办事原则,及时完成申请、开户工作,有序推进优待证申办。考虑到退役军人在领卡激活的时候,每个人还要在不同的银行穿梭,很不方便。街道主动邀请银行同志每天来到“办理点”服务,在领卡的同时,现场马上激活,即领即用,让退役军人荣誉感更强、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满。
爬楼敲门“入户办”。为了通知宣传到位,街道多措并举,在社区58个网格采取线上通知,对退役军人名册实行“点对点”电话通知,及时将优待证办理所需证件、注意事项告知辖区内所有退役军人。街道、社区主动对接辖区70余名高龄、患病、残疾退役军人,上门帮助完成申领业务办理,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发证的时候,工作人员继续延续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兵们送证上门,并详细讲解优待证的功能和用途,送上一条龙服务。拿到优待证的老兵抑制不住激动,连声称赞。
网络沟通“代理办”。各社区(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安排每日办理数量,确保人员不扎堆、不聚集。街道每周核对办理人员名单2次,确保不落一人。针对少数优抚对象,农村籍退役士兵等特殊群体缺少的档案材料的情况,现场办公人员马上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统一查询,待核实完毕后直接办理。针对人在外地,出行不便的退役军人,则通过“线上+线下+上门”等多种服务方式,先后通过网络代办268人。下一步,南芬街道将切实扛起“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的责任,让退役军人幸福感更可持续、荣誉感不断提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