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芬区旅游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南芬区旅游工作情况的汇报
南芬区旅服局 李永田
2016年9月28日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家作关于南芬区旅游工作汇报,请提宝贵意见。
一、全区旅游产业基本现状
南芬区内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景象万千,现已查明可开发利用的风景资源共19处,已经开发建设的景区、景点8处,我区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是山、水、林、洞、石、泉等自然景观为主,矿、场、碑、寺、城等人文景观为辅。目前被评为国家2A级风景区3处,财神寺正在着手申报国家3A级景区,大冰沟景区将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修建。我区思山岭办事处和郭家办事处先后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特色旅游乡镇(办)”;解放村、三道河村等9个行政村被授予“旅游专业村”称号。有5家农家乐被评为省三星级农家乐,15家农家乐被评为一至二星级农家乐。同时发展了富慧康、乾圣、紫霞堂等旅游商品辽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00家,从业人员达到3000余人。辽砚产品已有十几个系列近百个品种,先后荣获全国各类各届大奖,其产品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人的高度赞誉。2016年上半年,南芬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可达到15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35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69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9%和8%,实现了南芬区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南芬区旅游重点工作
以市委的“大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南芬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2016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及完善旅游产业六大要素工作计划安排情况的报告》的相关内容,我区的大旅游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政策上的保障。
一是由区旅服局牵头编制《南芬区全域旅游规划》、思山岭办编制《区域控制性旅游规划》、郭家办编制《项目性策划》、大冰沟景区编制《建设性规划》,以上共计投资500万元。
二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注册成立本溪正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我区的旅游工程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等相关工作。同时郭家办成立了永森旅游开发公司,思山岭办成立了景明村镇建设有限公司。
三是依托我区突出的自然风光,宗教民俗、文化产业及特色农产品优势,适时宣传努力将南芬旅游打造成全市前列,省内一流的旅游品牌,东北城市近郊旅游胜地。
四是推进林地流转为发展旅游创造良好环境。利用东北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线上线下大力推进森林资源流转。为开发森林旅游,今年对思山岭甬子峪村北荒沟3000多亩林地进行整体流转,并计划对该沟域进行产业开发,推动森林旅游工作向前发展。
五是积极推进改善旅游交通环境。思山岭的北大岭、连州岭通往本溪县景区的交通要道列入市旅游交通环线计划;财神寺、大冰沟通往大峡谷线路,南天门通往五顶山线路,白马寺通往北大山线路列入我区十三五交通旅游计划中。
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情况
(一)大峡谷景区项目
位于本溪市南20公里的南芬区郭家办事处解放村境内,沈丹高速公路85公里处,近年来已经基本完成了百福园文化广场、卧龙潭人工湖、冰葡萄酒庄、休闲山庄、垂钓园、将军像等旅游设施,完善了8000延长米的景区道路和1.2万平米的绿化设施,以上共计投资额为2000多万元(不含钓鱼台)。目前大峡谷已成功申报国家2A级景区。今年在大峡谷景区种植具有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各类果树苗400亩,沙棘200余亩,油菜花100亩,成功举办“油菜花摄影节”。
(二)财神寺景区项目
位于思山岭办事处财神庙村,至今投资捐建方已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了大雄宝殿、财神殿、天王殿、居士楼、闭关房、钟楼、鼓楼、山门殿和藏经阁主体工程建设,景区石牌楼主体工程;同时积极加强财神文化研究,成立了辽宁本溪财神书画研究院和辽宁本溪财神文化研究所,并已出版《财神》一书,为中国财神文化研究奠定新的里程碑。财神寺旅游度假区已成功举办了第一、二、三届中国·本溪财神文化节。目前还有一些收尾工作包括廊柱、步道、台阶的修建,预计9月底可全部完工,续投资400万元。
(三)大冰沟景区项目
位于本溪市东南35公里的南芬区思山岭办事处境内,距沈丹高速公路桥头出口仅27公里,景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6%,景区内有东北最大的九裂极品红叶枫王和天女木兰花群落,熊、豹、鹰、野猪、狍子等珍禽走兽出没其中,具有浓郁的原始森林风貌。是人们生态旅游、度假探奇、科学考察的好地方,燕东地区的天然“大氧吧”。景区计划投资2亿元,推进4A级景区建设,引进登山、攀岩、养生、徒步行等项目,打造天然洗肺大氧吧。目前大冰沟规划评审已经结束,今年要开工建设山门、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以及步道的项目,建成载重桥5座,征地拆迁投资2000万元。
(四)关东风情园建设项目
投资总额1.2亿元,规划总用地5.24公顷,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建设商业店铺、餐饮店、体验式酒庄、文化艺术展厅、综合办公楼、停车场、垂钓池、果蔬采摘园。其中包含文化产品辽砚、奇石、工艺品等。结合电商平台进行线下线上联合模式,增强购物体验,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整体旅游品质。现已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征地,场地平整等,一、二、四、五号楼正在建设。
(五)思山岭旅游观光带项目
自辽砚文化产业园区至大冰沟景区,在沿线设置规范醒目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景区指示引导牌;沿途建设9个景观带(点),工程造价300万元。包括思山岭法庭路口场地平整,植被栽植;滨河路口栽植5500㎡向日葵园;河堤防腐木观景台两处;河堤护坡栽植草皮;杨木沟偏坡草皮栽植;三台子村门口风车及配套绿化美化景观建设;三台子桥大堤护坡;甬子峪荷花池建设;南沟桦树甸景区建设等工程,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四、未来大旅游发展思路
依托我区突出的自然风光,宗教民俗、文化产业及特色农产品优势,以推动“大旅游”产业发展,区委全会提出全力作好六篇文章,打造六大品牌,让田园环境入梦,让生态环境入画。
(一)作好“田园文章”,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南芬距离市内25公里,距离沈阳不到100公里,乘坐高铁50分钟就可以到达。今年还将打通千金路至丹霍线城市出口,新开辟南芬与市内的新连线,这样,从南地到南芬开车10多分钟,南芬必将成为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徒步行、自驾游的黄金区。我们将以建设“城南明珠、幸福南芬”为目标,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情”的模式(比如解放村的格桑花海、思山岭村的油菜花田),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垂钓园、采摘园发展,让农民享受城市的生活品质,让市民感受乡村的田园气息,建设一个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的环城设施农业带、观光农业带。
(二)作好“山水文章”,打造“奇山秀水”品牌。这几年,大冰沟、大峡谷的名气已经越来越大,去年,我们请市环境监测中心测试,大冰沟的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达到17000个,远远超过国家一级标准(2100个),空气特别清新,具有非常好的治疗和康复功效。但实际上,南芬还有不少景点没有充分开发,比如永安村的五顶山、施家村的北大山,有山有水有枫叶,而且纯原生态,我们将坚持统一规划,梯次开发,打好这张“山水”牌。
(三)作好“冷泉文章”,打造“冷水资源”品牌。南芬区拥有全国罕见的优质冷水资源,大小冷泉70多个,有很多没有开发利用。辽宁省水产龙头企业——本溪艾格莫林公司就坐落在思山岭,养殖水面30000平方米,可孵化鲑鳟鱼发眼卵500万粒,年产商品鱼20万公斤。目前全区渔业养殖户149户,冷水鱼养殖面积279亩,冷水鱼产量300吨,发展前景广阔,提升空间很大,我们将积极开发“冷泉”资源,打造“中国冷泉第一乡”。
(四)作好“辽砚文章”,打造“人文历史”品牌。辽砚是全国名砚之一,我们已经注册了“辽砚”地理证明商标,辽砚园现在正在申报国家“AAA”级景区。结合建立关东风情小镇、关东文化特色产品交易市场,正在对中国辽砚会展中心二楼进行装修改造,建立集砚石产品、笔墨、书画、文玩、珠宝玉石等于一体的书香旅游文化销售平台或文化集市,建成省内一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辽砚之都”。
(五)作好“财神文章”,打造“民俗特色”品牌。财神寺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我们将充分挖掘南芬独有的宗教民俗资源,将文化宗教与休闲健身相融合,加快推进财神寺主景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重建报恩谷,建成禅修圣地和旅游商贸区,举办好财神文化节和财神文化论坛,叫响“中国的本溪,世界的财神寺”。
(六)作好“矿山文章”,打造“工业旅游”品牌。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大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产品家喻户晓。南芬区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世界级绿色深井矿山思山岭铁矿、闻名遐迩的“人参铁”,我们将积极作好“矿山”文章,让游客可以零距离了解百年矿山的沧桑历史,将艺术和创意融入工业景区,通过旅游增长知识,提升企业形象,积极推广企业文化,产生多赢效果。
五、旅游业开发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旅游交通是我区旅游发展的瓶颈。现有的交通环境不能满足发展“大旅游”的需求,景点分散交通不便。推进道路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南芬区内各景区与市内、本溪县的旅游环线建应加快推进连州岭、北大岭道路建设;其次,区域内各景区之间的道路建设,重点是财神寺—大峡谷(26.2公里)、南天门—五顶山(12.3公里)、白马寺—北大山(26公里),以便拉动我区旅游产业更快发展。
2. 社会资本融资,招商引资方面相对不足。具有保障作用的专向资金和相应的旅游资金还很欠缺,希望上级部门能充分把南芬区纳入到全市大旅游的总体布局之中,以形成一个成熟运转、良性循环的综合大旅游体系和机制。
3. 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不够紧密。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因旅游项目用地选址的不确定性,依据旅游部门提供的用地信息,比如虽将大冰沟、大峡谷等诸项目列入重点项目列表,但旅游项目不属于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因此不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允许建设用区内的地块无法审批,只能调整乡级规划,按批次用地报批,这样既增加了费用又增加了时间。这是制约旅游用地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多规合一”。
4. 尽快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景区周边划定基本农田制约乡村旅游发展,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把基本农田全部划入到远离乡镇发展中心,基本农田全部“上山下乡”。导致景区周边划定大量的基本农田。乡村旅游业兴起后,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村民就会在耕地上栽种果树,经营采摘园及建设蔬菜大棚,却违反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另外,《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明确要求:“各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工厂化作物栽培等设施建设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这是制约旅游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5、突破旅游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加强旅游部门对旅游行业的统筹管理能力,提高其驾驭旅游要素的执行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建议扩大县区旅游编制,适当增加预算经费,保证旅游工作质量。二是在规划上要实行全市统筹规划,实现统筹发展。
6、打造城南大旅游格局,整合市区旅游资源。把平顶山与我区的大冰沟、财神寺、辽砚产业园、大峡谷景区整体包装,形成距离本溪主城区交通最快捷的旅游产业集群。推进建设平顶山与南芬区、本溪县与南芬区之间的沿线道路交通,以形成南芬区内各景区与市内、本溪县的旅游环线,拉动旅游产业更快发展。在宣传促销上可以打“城南旅游”的组合牌以形成合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