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nfqrmzf-2025-00238 发布机构: 南芬区人民政府
信息名称: 南芬区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 主题分类: 预警信息
发布日期: 2025-04-23 成文日期: 2025-04-23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南芬区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

发布时间:2025-04-23 15:10:06 【字体:


 

总体研判:第二季度,气温转暖,工程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复工,生产经营活动活跃;清明、“五一”、端午等节日期间群众出行活动频繁,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保障压力增大;发生坍塌、高处坠落、火灾、中毒、触电、溺水、物体打击、建筑起重机伤害、大型设备和钢结构件倒塌及交通肇事等事故的风险加大。

一、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

(一)交通运输。进入二季度,旅游逐步迎来高峰,加之五一、端午假期群众出行出游高峰叠加,因长途驾驶、疲劳驾驶、连轴运营、路况不熟等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增大。节日期间违规包车、“黑车”等非法违法运输问题可能增多。物流运输需求持续加大,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极易抬头。

(二)非煤矿山。矿山易存在未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井下实际与设计不一致、相关手续不完善或未经批准擅自组织生产建设的风险;进入汛期,地下矿山发生淹井的风险增大;露天矿山边坡受雨水浸润,易发生坍塌事故;受降雨量影响,尾矿库易出现溃坝,管涌等安全风险。

(三)危险化学品。复工复产后,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数量将明显上升,安全风险增大;夏季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增多,对危化品企业工艺设备平稳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易引发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

(四)工贸。工贸行业的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员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监管难度较大。建材、粉尘涉爆等工贸企业生产意愿强烈,易出现超能力、超规模、超强度生产等行为。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高处作业等方面易出现审批制度执行不严格,现场安全监护不到位,以包代管、代而不管问题可能抬头。进入二季度,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和夏季气温上升,工贸企业管道疏通、清污、清淤等作业频次增加,由于温度高、湿度大,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蒸发聚集,易发生有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

(五)旅游。五一和端午节假期贯穿二季度,文化和旅游市场将迎来旺季,群众出游需求较大,景区景点客流量将持续加大。玻璃栈道、高空索道等旅游项目存在安全风险,加之春夏季节大风和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易造成景区景点、文化旅游活动现场的自建房、临时建筑物等遭到破坏,还易引发户外游乐设施倒塌、充气城堡被卷等造成人员伤亡。一些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维修改造项目存在动火作业、高处作业等安全风险。影响文化和旅游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六)建筑施工。进入二季度,建筑施工进入生产“黄金期”,一些施工企业容易发生抢工期、赶进度等现象,昼间作业时间可能延长,户外作业人员在高温、大风环境下工作易导致事故发生。汛期来临后,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冲击掩埋建设施工项目、员工宿舍等。建筑起重机械、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脚手架工程等危大工程施工和高处作业、施工用电、悬挂作业、动火作业等高风险作业环节存在安全风险。

(七)燃气。二季度气温升高,燃气管道设施设备受温差影响,接合部存在松动、漏气风险。各类建设施工增多,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增加。随着气温升高,餐饮活动,特别是夜间餐饮消费活跃,用气量大幅增加。假期期间,受旅游外出和各类活动推动影响,大型综合体、酒店、餐饮和景区景点等燃气用户用气量上升,用户端操作不当、环境通风不良导致燃气使用安全风险加大。

(八)特种设备。随着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新员工和转岗工人较多,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不断累积。存在场内机动车安全管理松懈、压力容器和管道带病运行、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违规操作等风险隐患。五一假期期间,群众出游活动频繁,景区景点等场所的大型游乐设施、索道和大型综合体、市场、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电梯、气瓶等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风险增大。  

(九)消防。节假日期间,大型综合体、商场等各类群众性活动现场等重点场所人员密集,消防安全风险较高,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受生产经营活动提速影响,生产企业和仓储场所火灾防控压力加大。随着气温升高,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增加。进入雨季后,因空气潮湿,易发生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事故,部分老旧小区因电气线路老化,电气火灾风险高。

(十)动火作业。二季度温度逐渐升高,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不畅,可燃物料蒸气局部浓度过高,当达到爆炸极限时如果遇到火源或高温,则可能造成燃爆。再加上有限空间内人员疏散不便,还会加大对人员的伤害风险。

二、应对措施

(一)交通运输。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关注天气变化对交通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雨季前做好临水临崖路段、隧道桥梁、危桥险段等重点部位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督促客货运输、旅游客运等企业持续开展隐患自查自改,加大对旅游市场违规包车、“背靠背”营运等行为的检查力度。要开展严重交通违法查处系列专项行动,强化路面执法管控,严格检查“两客一危一网”、微型车、接送学生车辆、“营转非”等重点车辆,加强货运源头管控,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

(二)非煤矿山。要常态化开展地下停产矿山非法盗采专项整治工作,提前开展防汛隐患排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停产撤人制度,做好防汛应急演练,确保安全投入到位;要严厉打击非法盗采、越界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危险化学品。全面做好复工复产全过程安全管控,严防未经培训上岗行为,严防赶工期、抢产量、超负荷,扎实做好企业装置带“病”运行等整治工作;要督促企业加强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严禁“三违”行为;要督促企业严格做好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和安全巡查等工作。

(四)工贸。加强轻工企业加强有限空间指导服务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高危作业管理制度。同步注意加强对企业的警示教育,有效防止有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的盲目施救。要督促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领域企业对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主动开展隐患自检自查自改。要持续深化粉尘涉爆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风险防控到位。要强化工贸企业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合理安排假期工作,严防管理松懈,加大节日期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格执行带班值班制度。

(五)旅游。开展旅游景区景点、网红打卡点、旅游民宿等安全排查,持续排查整治旅游景区景点的各类高风险旅游项目和大型游乐设施、消防、燃气等方面隐患。要坚决清理私设“景点”,严厉打击未经审批开展的游乐项目经营活动,整治无证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和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景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要提前研判,严格落实旅游景区景点流量管控措施,精准核定最大游客载量,科学制定客流疏导方案,做好预判,实行预约和落实限流管控措施。要严格落实车辆安全例检和旅游客运驾驶员“五不两确保”安全承诺等制度,严禁包车挂靠经营、以包代管,规范旅游客运安全带使用管理,保障旅游客运安全。

(六)建筑施工。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提升施工现场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完善施工安全监管政策措施,推动治理常态化、制度化。要强化日常巡查、动态监控、安全检查,确保各类施工设施设备安全稳固。严格管控危大工程以及高风险作业环节,严厉打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强化对分包、外包单位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要督导各施工单位认真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工序规范操作和现场管理,严防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事故。要加大对住房城乡建设等方面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持续加大对自建房的安全监管指导力度,及时治理消除隐患。

(七)燃气。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以使用燃气的商住混合体、老旧小区、餐饮场所、医疗卫生机构、农贸市场和使用瓶装液化气的大排档、小吃店、烧烤摊等场所为重点,排查整治企业生产、充装、经营“问题气”“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管网”“问题环境”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严厉查处违规生产、违规供气、违规充装、违规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燃气企业抓实用户安全管理服务规范化建设,做好用户末端安全管理工作。着力解决燃气管道占压、穿越密闭空间、擅自改造、施工破坏管线等问题。

(八)特种设备。要强化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设备使用登记及检验情况,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设备日常运行、检查维护及记录情况,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等。

(九)消防。持续加强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等整治工作。加大对“九小场所”、临街商铺、生产企业、仓储、大型综合体、高层建筑等重点部位和居民住宅、宾馆饭店、商场影院、景点景区、养老等福利机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治理。要及时查处消防安全责任不清、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隐患,最大限度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十)动火作业。对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应事先进行气体检测,对需要进入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还应该检测其中氧气含量和有毒气体含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对可能出现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应实行连续监测,一旦出现超限,立即停止作业。

(十一)防汛方面。要落实好各级防汛责任领导及人员,及时整理汛期相关方案预案,加强汛前风险隐患排查,强化汛期受威胁人员核查工作,落实好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物资,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演练,确保平安度汛。